InPowerS.Net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15|回復: 0

[新聞] 亞洲最大的日軍'慰安所'正進行拆遷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7-28 17:53: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年是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有人正在討論是否為當時被迫成為侵華日軍“慰安婦”的亞洲婦女建立一個紀念館。

  這時,南京利濟巷2號———亞洲最大的日軍“慰安所”的拆遷工作正在悄悄進行。

  4月初,記者來到位於南京大行宮附近的利濟巷2號———這裏正是曾經的“民國總統府”的正南邊,兩者相距大約只有300米,只隔兩條街。

  記者瞭解到,目前,利濟巷附近的房價已經上躥到每平方米1.2萬元。早在2003年,南京利濟巷2號“慰安所”已經被納入南京市土地儲備計畫,這裏是危舊房為主的舊城改造區。這片地面約6700平方米,需搬遷居民209戶,工商企業4家,南京市房產局於2004年3月25日頒發了拆遷許可證。

  當時,記者從太平南路的大行宮南站下車,沿著一條細小的巷道向東走200米左右,就到了這個曾經充滿罪惡和血淚的地方。在四周的高樓環抱下,這裏一片二層的破敗小樓顯得十分扎眼,但一堵圍牆已經將它們圍住。

  記者向路人詢問此處小樓曾經的用途,雖有人能夠明確說是侵華日軍的“慰安所”,但也有人不做回答。

  繼續向小樓靠近,記者在圍牆西邊靠近拐角處發現,這裏已經被打開了一個缺口,地面上泥土被踩得十分光滑。沿著圍牆缺口走進去,在一條巷道內,一個男子正一聲不吭地朝大編織袋裏裝塑膠瓶子。除了院外汽車經過和小販叫賣的聲音外,院內十分寂靜。

  記者向那個男子走去,他沒有對有人到來感到新奇,仍舊忙乎他自己的事情。記者問他為什麼這樣急急忙忙,他對記者說:“這裏就要全部拆了,我必須得搬出去。”據他說,他是一個專門撿垃圾賣的人,過去這裏的房東曾經向他收過房租,最近已經不收了。

  記者繼續向東走,地上垃圾遍地,異味熏天。行走中如果不小心,就會踩上一些酥軟的發著臭味的東西。繼續走,只過一棟樓,眼前是一片廢墟,廢墟上仍是垃圾。

  在廢墟上環顧四周,都是高樓。西側,在一群30多層高的住宅樓的簇擁下,一棟50多層的大樓又拔地而起。

  尚存的二層小平房一共還有10棟,大小不一,但很整齊地排成了五排。在這些小樓東邊,一輛黑色的小轎車停在廢墟裏。

  記者還瞭解到,從2003年以來,曾經有專家和社會人士多次向政府呼籲要整體保護利濟巷“慰安所”,並建立“慰安婦”紀念館,讓更多的後人知道侵華日軍的暴行,但在南京市正在擴建的有關紀念館中,並沒有“慰安婦”紀念館的消息。

樸永心和利濟巷2號

  南京利濟巷2號和一位朝鮮老人朴永心的名字連在一起。2003年11月20日,82歲的樸永心來到利濟巷2號。這裏曾是國民黨將領楊普慶的私產,“南京大屠殺”之後被日本人征作“慰安所”。這是一棟兩層、每層約30個房間的筒子樓。樸永心站在雨中痛哭良久,然後喃喃地說:“就是這裏了。”

  2004年,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盛鴻向媒體表示,“利濟巷2號-18號的九棟樓及周邊附屬設施,約4800平方米的範圍,是侵華日軍的重要罪證。尤其是2號,是目前惟一被健在的‘慰安婦’指認過的‘慰安所’。”

  南京市政府有關人士介紹說,利濟巷2號所在的南京白下區長白街科巷地塊,經市政府批准,納入2003年南京市土地儲備計畫,系以危舊房為主的舊城改造區。由於這一地塊所涉及的建築(包括曾經被韓籍“慰安婦”指認的“慰安所”———南京利濟巷2號)目前並沒有被確認為文物單位,遵照新拆遷法,市房產局經過嚴格審查後,依法頒發了拆遷許可證。

  所謂土地儲備計畫,是南京市為緩解市區土地供需矛盾、平抑過高的商品房價格而推出的一項政策,由市國土局土地儲備中心先期徵購閒置的地塊,然後有計劃地投放市場,進行招標、掛牌和拍賣。交易所獲取的收入繳納市財政,而先期拆遷的費用由市土地交易中心籌集。 文並攝/記者黎光壽

詳細圖文,請參看以下連接:
http://www.china918.net/91805/ne ... 4&SpecialID=11/


有關評論:
http://www.china918.net/91805/ne ... B4&SpecialID=1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InPowerS.Net

GMT+8, 2025-4-15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