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owerS.Net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462|回復: 0

童心診症室﹕大哭不停? 寶寶有話說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2-19 13:42: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2月 19日 星期一 05:10AM 【明報專訊】與佛洛伊德齊名的心理分析大師楊格曾經這樣說過﹕「如果我們有任何希望孩子改變的地方,我們應首先檢討自己,看看是否有先要轉變之處。」

廣 告


哭泣是初生嬰兒的父母必定面對的問題,亦是很多家庭悲劇的起源。當你們正在苦惱應如何處理寶寶不停大哭的行為時,新手爸媽有沒有考慮過這是孩子這個時刻唯一懂得的語言?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這個你和你的伴侶都忙得面紅耳熱的時候,不妨冷靜下來,觀察寶寶的動作反應,這比歇斯底里地向孩子大叫﹕「唔好喊!」來得有意思及有建設性。

英國育兒專家霍加女士建議利用一個簡稱SLOW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處理初生嬰兒哭泣問題﹕

S-Stop

停下來,想一想。提醒自己哭泣是你的孩子現時唯一懂得的語言。

L-Listen

聆聽及細心分析哭泣的高低、強弱、大小,不同的哭聲代表孩子不同的訴求。

O-Observe

觀察孩子的身體語言,是否周圍環境有任何突變令孩子有這個反應?在寶寶「說」這一番話(大哭)之前發生了什麼事?

W-What's Up?

尋根究柢。將你靜心看到及聽到的,以及寶寶當時的生活程序,一併考慮,你將會明白他在跟你「說」什麼。

父母做好SLOW每一步,有以下好處﹕

1、讓孩子有機會運用聲音

哭泣亦是一個利用聲音表達情緒的方法,若孩子哭泣你便立即抱起或安撫他,意圖制止他的哭聲,你只會阻止了他的語言發展。長遠的惡果是孩子日後會傾向用行動來處理情緒困擾(如打人),而非正常的言語途徑來表達各種情緒反應。

2、發展孩子自我安慰能力

面對不如意、不高興的事情,成人會洗一個熱水澡或外出散步,寶寶又如何呢?他會用哭泣來將自己與外間隔絕,令自己能「安靜」一下。

3、加深對孩子行為的認識

父母有必要學習孩子的「語言」,透過SLOW的4個步驟,你會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有更多認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InPowerS.Net

GMT+8, 2025-4-8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