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石,又名蘭玉鯛、蘭玉鳳凰、藍口孵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干圭亞那、巴西、烏拉圭。魚體呈紡錘形,稍們扁,尾鰭扇形,背鰭平直。體色淺灰藍色,幼魚有花紋,成熟時全身佈滿艷藍色小斑點,特別是其頭部,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光,十分美麗、體格健壯, 體長可達20厘米以上。大型魚,頭部隆起,有挖掘底沙的習性。繁殖期較凶暴,有領地觀念。性情粗暴,不宜和小型魚同箱飼養。食性很雜,喜食蚯蚓,但不食活魚活蝦等。容易飼養,對水質要求不嚴格,喜歡弱酸性或中性水,水溫20℃以上;喜食動物性餌料。
PH:7.0 H:10 T:24c L:20cm V:150L
喜歡活食,愛網柳,愛柳州生,適合在岩石造景缸,建議單獨飼養。
德州豹,源產地墨西哥。體長20~30厘米。體格強壯。體幅寬闊,背部稍高。體橘黃色,體表有灰白色、青色小點和斑紋。成魚體表斑點呈珍珠色,十分耀眼。 性情凶暴,不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飼養水溫22~26℃,對水質要求不嚴。屬肉食性魚類,喜吃紅蟲、水蚯蚓、麵包蟲、小魚和小蝦等活食。 親魚性成熟年齡為12個月。雄魚體較大,頭部有獨特的「脂肪隆起」,背鰭、臀鰭末梢尖長,體色鮮艷;雌魚體色較淡,腹部隆起,頭部無「脂肪隆起」。
PH:7.0 H:10 T:25c L:20cm V:200L
活食,愛網柳,愛柳州生,適合水草和沉木造景,單獨飼養。
血鸚鵡,十四年前,中國的台灣島,隨著小型魚逐步的流行,市場上的大型慈鯛魚的市場日漸萎縮。一個名叫蔡建發的人將自己魚場裡的紅魔鬼和紫紅火口養在一起,結果無意中的陰錯陽差之下,雄紅魔鬼居然和同居雌紫紅火口產下一群稀奇古怪的新的魚種出來,這就是血鸚鵡了。
剛剛上市時,由於業者將血鸚鵡的來源當作商業機密看待,保密措施極為出色。一時間關於血鸚鵡的身世的謠言四處流傳開來。其實呢,血鸚鵡並不是一個自然的物種。它是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一次偶然的機遇,偶然的被人為的創造了出來,並且一下子成為極為搶手的魚種。
血鸚鵡強健狀碩,幾乎什麼都吃,像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虱等等。它就像一個垃圾桶一樣,什麼都來者不拒,照單全收。而且總是整天的吃個不停。加上它們對水質的適應力極強從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質都可良好的存活。所以要養活它們很容易。
由於血鸚鵡是兩種不同物種雜交所產生的新物種,所以它們自身是無法繁殖後代的,大家就不要枉費心機了,要得到血鸚鵡只能買進紅魔鬼和紫紅火口來了。這一點我們可以用來確定兩個物種是否為親緣的種與亞種的關係。
由於這樣的特性,血鸚鵡也表現出極強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於是就出現了血鸚鵡、紫鸚鵡、金剛鸚鵡、羅漢鸚鵡、紅白鸚鵡、斑馬鸚鵡、花鸚鵡等等好多種品種。
古戰艦,原產地東南亞大巽他群島的河流湖泊中。但由於本種魚在東南亞是極為重要的食用魚種,被廣泛養殖。所以目前在東南亞幾乎到處都有它們的影子。 本種魚的飼養可以說極為容易。幾乎沒什麼難的地方。弱酸性、中性、弱鹼性的水質都能適應。但是更喜歡弱酸性到中性水質一些。 所需要的溫度是23-28度。 種魚曾經被分到絲足鱸屬當中。如今被劃歸嗅腺鱸屬。以前嗅腺鱸屬被認為只有一屬一種。但近年人們發現這一屬的魚種當中還包括有另外兩種新的品種。 它們在原產地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食用魚。很多魚場都在飼養它們。所以幾乎我們可以不必要擔心其來源。
本種魚屬於體格超級強壯的魚種。而且生長極為迅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長得極為巨大。所以應該注意千萬不要將它們養到較小的水族箱裡,水族箱應不小於120厘米。不然會對它們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戰艦是雜食動物。它們對綠色食物很為偏愛。但這並不影響它們吞食小型的魚類和小蝦。它們很喜歡吃活的小魚和小蝦。這些高蛋白的食物對它們的生長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餵養古代戰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植物性飼料的投喂並且不能少了動物性飼料的投喂。
古代戰艦一般是不可能在水族箱裡繁殖的。但是如果你有大型的水池倒是可以試一試。它們屬於典型的泡巢繁殖的攀鱸品種。雄性戰艦的頭部有象鵝一樣的隆起。雌性戰艦的頭部較為平順。所以雌雄的鑒別一般不會很難。
戰艦的繁殖方式和暹羅斗魚一樣。同樣是泡巢產愛網柳,愛柳州。雄魚負責愛網柳,愛柳州和幼魚的保護。剛開始游動的幼魚,由於體形較大所以可以立刻攝食水虱、絲蚯蚓等較大型餌料。飼養應該不難。幼魚很有一點攻擊性。大約2年齡,古代戰艦就達到成熟並且可以繁殖下一代了。 這種魚由於具有一定的攻擊型,且體形太大。所以只能和大型魚類混養。 古代戰艦在人們的飼養過程中出現了一種白化品種就是黃金戰艦。又叫招財。另外近年科學界披露了古代戰艦的兩個亞種:紅翅戰艦和七間戰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