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及標誌
成人八達通卡的卡面設計
莫比烏斯帶八達通的中文名稱,字面的意思是「憑卡可以四通八達」。中文的「八」可以代表「很多」,也因其與「發」諧音被視為幸運數字,也與「發達」諧音。八達通的「八達」取自成語「四通八達」,代表一卡在手到處通行。這個名稱是1996年的徵名比賽中,由地鐵公司前主席蘇澤光選出來的冠軍作品。而八達通的英文名稱Octopus(八爪魚之意),則呼應中文名稱的「八」字。八爪魚的觸腕可以同時抓取很多東西,代表八達通可以同時應用於不同種類的交易。
八達通的標誌是一條打斜的莫比烏斯帶,既像阿拉伯數字的8,又像無限的符號∞。前者在於與八達通的名稱呼應,後者的意思則在於代表八達通的「無限」功能。
[編輯] 歷史
1999年,進智公交率先引入小巴的八達通收費。左圖提醒乘客使用八達通分段收費前應通知司機。香港地鐵在1979年通車後一直使用一張循環再用的磁性塑膠卡片作為車票,這類車票可分為單程車票及儲值車票。九廣鐵路也於1984年開始使用這種卡片作為車票,並名為通用儲值票。
到1989年,香港通用儲值票已經伸展到九巴、城巴接駁地鐵及九鐵的服務,另外還應用到一些非交通類的服務上,例如在快餐店或自助證件相機付款等等。
地鐵最終決定採納更多先進的科技,他們於1993年宣佈將會採用一種不用接觸操作器就能付款的智能卡。為了令到更多人接受,地鐵及九鐵於1994年邀請了城巴、九巴和油麻地小輪成立聯合公司,命名為聯俊達有限公司(於2002年1月重新命名為八達通卡有限公司)。不過當時香港島主要的公共運輸營運者——中巴卻拒絕參與。1996年,這個電子貨幣系統正式被命名為八達通。
經過三年的試用期,八達通系統終於在1997年9月1日正式啟動。同年年底,八達通只經過短短3個月便已發行了300萬張。八達通最初只能於聯俊達有限公司五間公司的營運路線使用,但到1999年,八達通就擴展到非公共運輸的零售服務,同年推出自動增值服務及八達通手錶。2000年,香港金融管理局發放許可證給營運者,並移除八達通非交通類業務不得多於15%的限制。在2001年1月,剛宣佈放棄經營渡輪事業的油麻地小輪簽署新股東同意書,同意將股份讓給新世界第一巴士和新世界第一渡輪。同年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由虧蝕轉為盈利。
在2003年6月29日八達通另外一個新功能啟用——香港政府決定使用八達通系統取代全香港18,000個泊車付款器。這次行動最後在2004年11月21日完成。在差不多的時間,很多政府的公共設施包括公共游泳池、體育館也開始使用八達通系統。在2003年11月,八達通公司得到一張價值1.2億歐元的合約,提供不用接觸操作器就能付款的技術於荷蘭的公共運輸系統、合併該國公共運輸的收費系統(這些公司包括NS、RET、GVB及HTM)。
2005年11月,八達通推出一項名為「八達通日日賞」的優惠計劃。八達通使用者只要在指定商店內(包括惠康超級市場、UA院線、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及麥當勞等)購物,可用八達通或現金付款,然後使用已申請八達通日日賞計劃的八達通卡儲值積分。
[編輯] 應用技術
ERG Group of Companies 位於澳洲珀斯的總部。八達通系統使用了Sony的13.56MHz FeliCa RFID晶片及其他相關技術。香港是世界首個將此技術用於公共運輸工具收費系統的地區。八達通的非接觸式智慧卡設計,令使用者只需接近八達通讀卡器即可進行交易,並不需要直接的物理接觸(例如將整張卡插入讀卡器)。而資料的傳送速度方面,每秒鐘傳送212 kbit的訊息。而已被香港市場淘汰的電子貨幣系統Mondex及Visa Cash,既是接觸式智慧卡,每秒鐘亦只能傳送9.6 kbit的訊息,所以亦難免被八達通取代。
整個八達通系統是由一間總部位於澳洲珀斯的ERG Transit Systems設計。而整個系統的設計、建造、營運及維修等工作,都是由ERG負責的。
[編輯] 使用方法
在新巴上的八達通操作器八達通是一種非接觸式智慧卡,在電子貨幣中使用上非常方便。無論進行交易還是增值,操作都十分簡單。
[編輯] 交易過程
使用八達通付款時,使用者只需將八達通卡放近閱讀器,款項會自動扣除。交易時間平均只需0.3秒。交易完成後,讀卡器會發出「嗶」的聲音,顯示屏會顯示被扣除的金額及卡的餘額。通常支付優惠收費時(例如巴士的小童及長者收費),「嗶」的音調會較高。而更高音調、更長時間的「嗶」聲,則代表交易未能完成,閱讀器的紅燈會亮起,常見原因是卡並未對準閱讀器、交易時餘額等於或低於HK$0,或交易後餘額會低於HK$-35。
閱讀器能自動判斷適當的優惠收費,如積分計劃、轉乘優惠及「地鐵特惠站」等。由於八達通是非接觸式智慧卡,所以就算隔著幾毫米的普通物料(如塑膠和皮革等),閱讀器也能感應得到,所以只需拿起錢包、手袋甚至是把衣服的袋子放近閱讀器,也能進行八達通交易。
[編輯] 增值
八達通增值機幾乎所有設有八達通閱讀器的商店都可為八達通增值,包括「七·十一」便利店、OK便利店、百佳超級巿場、惠康超級巿場、麥當勞、美心快餐、大家樂、大快活等快餐店。地鐵、九廣東鐵、九廣西鐵全部車站的增值機和票務處,九廣輕鐵部份車站站內的增值機和客戶服務中心,以及九巴、新巴和新渡輪(離島航線)的客戶服務中心等亦有提供增值服務。
每張八達通卡最多可儲值港幣1000元。另外,就算交易金額比卡內餘值金額為大,只要差額不大於HK$35,仍然可以在毋須增值的情況下,進行該次交易。換言之,八達通卡最大負數儲值金額是港幣35元。這容許卡主在儲值金額不足的情況下,仍能乘搭香港大部份交通工具或購買商品。
[編輯] 適用地點
香港地鐵的八達通讀卡器八達通幾乎適用於香港所有的公共運輸工具以及部分大型連鎖店,例如便利店、快餐店及超級市場等。香港許多新款自動售賣機亦接受八達通付款,包括收費電話亭及自助攝影機。此外,部份自助影印機也支援使用八達通收費,包括大部份香港大專院校的圖書館及香港公共圖書館的分區圖書館。就連前往中國大陸旅遊的旅遊保險也可以在九廣東鐵部分車站使用八達通購買。由2006年8月14日起,更可於深圳零售商戶(暫時只有大快活)使用八達通付款、澳門亦由2006年12月10日起開始接受香港八達通付款。
[編輯] 折扣優惠
當使用八達通時,香港地鐵和九廣鐵路會收取比單程票便宜的車費。例如當乘坐香港地鐵由東涌到柴灣,使用八達通收費是HK$23.10,使用單程票收費是HK$26,總共便宜了HK$2.90。
部份交通工具亦為八達通使用者提供車費優惠,而該等優惠並不適用於現金付款。例如九巴、新世界第一巴士及城巴為每程車費多於HK$15或HK$10的路線提供即日回程九折或九五折的八達通專享優惠。此外,接駁鐵路與其他交通工具的八達通轉乘優惠,新巴、城巴的八達通即日來回乘車證優惠,以及新巴、城巴部分路線的八達通短程雙向分段收費也是八達通優惠的一些例子。
不同的八達通讀卡器設計配合不同折扣優惠的操作。巴士上的讀卡器有四個按鈕,一個是即日來回乘車證優惠,一個預留作擬推出的日票優惠,以及有一個取消鍵,還有一個預留位置可加入第三種優惠。小巴及新大嶼山巴士方面,讀卡器有一個按鈕為雙向分段收費而設,於部分路線,乘客可自行按鈕選擇適合的分段收費。 |